本文综述了胆汁酸在围产期奶牛中的代谢调控作用,重点探讨其通过改善脂肪消化效率、维护肝脏健康及减少酮病发生的机制。研究表明,日粮中添加0.15%干物质的胆汁酸可显著降低亚临床酮病发生率,提升围产期奶牛健康水平。
胆汁酸的合成与功能胆汁酸由肝脏中的胆固醇合成,储存于胆囊后分泌至小肠。其核心功能包括:
1.脂质消化:通过乳化作用分解大脂肪颗粒,增加胰脂肪酶作用的表面积,提升脂肪消化效率。
2.代谢调控:激活法尼醇X受体(FXR),调节胆汁酸合成、转运及甘油三酯稳态,同时参与脂质与葡萄糖代谢的全局调控。
胆汁酸的生物合成
展开剩余77%胆汁酸在反刍动物脂肪消化中的作用为了满足高产奶牛的营养需要,我们通常在日粮中提供充足的脂肪,有时脂肪含量可高达干物质(DM)的7%。
想要充分消化吸收这些脂肪,需要胆汁酸和脂肪酶的协同作用。
反刍动物的脂肪消化和吸收机制
1.瘤胃阶段:微生物水解甘油三酯为游离脂肪酸(NEFA)与甘油,并将不饱和脂肪酸生物氢化为饱和脂肪酸。
2.小肠阶段:胆汁酸与脂肪酶共同作用,将游离脂肪酸乳化并形成微胶粒,促进脂质吸收。
3.吸收与转运:吸收的脂肪酸经小肠壁重新酯化为甘油三酯,以乳糜微粒形式经淋巴系统运输至全身,用于乳汁合成或体脂储存。
胆汁酸对肝脏健康的促进作用及抗酮病机制奶牛的肝脏健康时,奶牛可以吃更多的干物质,以支持产奶和其他生物功能。胆汁酸具有多种生物功能,帮助改善肝脏健康。
一般来说,肝脏中的NEFA会以酯化或氧化这两种方式之一排出体外。
奶牛的脂质代谢和胆汁酸的作用
1.酯化:主要酯化产物是甘油三酯。甘油三酯可作为极低密度脂蛋白(VLDL)排出体外,或作为脂肪储存在肝脏中。在反刍动物体内,甘油三酯的输出速度很慢。因此,在肝脏对 NEFA 吸收增加的情况下(如低葡萄糖和低胰岛素浓度),通常会发生脂肪酸酯化和甘油三酯积累,从而导致脂肪肝。在胆汁酸浓度充足的情况下,胆汁酸会刺激肝脏中的肝细胞合成VLDL,加速甘油三酯的转运,从而减少脂肪在肝脏中的堆积,降低脂肪肝的发生率。
2.氧化:NEFA的完全氧化会产生能量;但是,NEFA的不完全氧化会产生酮体,如β-羟丁酸和乙酰乙酸。
当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较低时,就会发生酮症(生酮),酮体就会成为身体和大脑的主要能量来源。导致酮病的原因有很多,主要原因是从脂肪组织中动员出更多的脂肪酸(主要是在产犊前后)。
龙昌动保研究发现对补充胆汁酸的围产期奶牛酮病发生率较低。胆汁酸可能通过增强左旋肉碱生物利用度,促进长链脂肪酸向线粒体转运,提高氧化供能效率,减少酮体生成。
龙昌胆汁酸在围产期奶牛中的试验中国某大型牧场开展试验,将430头围产期荷斯坦奶牛分为对照组与胆汁酸组,龙昌胆汁酸3.0添加量为干物质的0.15%(相当于30克/头/天),持续8周(产前4周+产后4周)。每周定期从奶牛尾部采集 1 次血样,记录产奶量。
与对照组相比,采食含胆汁酸日粮的奶牛亚临床酮病减少了 15.1%(P< 0.05)。
结论
日粮补充0.15%胆汁酸可降低围产期奶牛亚临床酮病风险,改善肝脏代谢功能,为高产奶牛健康提供支持。
发布于:山东省创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