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长沙铜官窑“广发英雄帖”,邀大学生共筑创业与文化共生梦(引题)
零租金入驻 全链条扶持(副题)
长沙晚报7月13日讯(全媒体记者 贺文兵 通讯员 张纯)湘江之畔的千年窑火正与青春创业的星火交相辉映,这片曾见证大唐釉彩远播海外的土地,如今正悄然蜕变。这座以文化为基底、以青年为主角、以创新为灵魂的梦想之城正在崛起。13日,长沙铜官窑国风乐园举办了一场创业推介会,向全国大学生发出邀约:来这里,书写你们的创业传奇。
文化沃土,千年窑火点燃创意星芒
长沙铜官窑国风乐园从去年开始组织策划了一系列与青年“高契合度”的活动,以铜官深厚的文化为核心,依托铜官窑国风乐园内以“袋鼠小院”为代表的民宿、客栈等住宿资源,通过以工换宿、志愿服务等创新形式,提供低成本乃至免费的住宿,让青年人能留下来,从短居变长住、从消费到创业,旅居小院一经推出受到青年群体青睐,保持了90%以上入住率,自今年三月开始试运营至今,青年旅居人数(入住时间一个月以上)达到132人。
这些年轻人在这里积极参与园区各项工作,自发创作的内容通过社交媒体渠道进行宣传,形成矩阵效应,实现青年人宣传青年人,青年人吸引青年人的良好循环。园区里,还有多座融合诗意美学的旅居小院虚位以待,这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开放,更是一座文化宝库的钥匙,大学生创业者将在这里获得零租金入驻的礼遇。
同时,长沙铜官窑国风乐园的18处人文景点特色空间,正等待年轻血液的注入。园区计划推出“百店千摊”项目,以风险共担模式降低承包门槛。大学生团队可提交融合文化传承的商业活化方案,符合条件的可进行落地,无租金,营业额分成,提供绿色审批通道和融资对接支持,形式可以是非遗文创店、非遗体验店、游商、国风集市摊位等。
“我们期待更多的大学生、年轻人来到铜官窑,将中国深厚的文化积淀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创新体验。”该项目负责人巫松蔚表示。
影视引擎,竖店基地构筑造梦工场
规划中的竖店影视基地,将依托铜官窑独特的唐风建筑群落与深厚的文化底蕴,打造全国首个沉浸式古风短剧创作中心。
星罗棋布的唐风场景与专业影棚,将成为大学生创作者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。“当摄影机在铜官窑的街角转动,青春的创意将点亮千年陶都。”铜官窑竖店影视基地负责人周佳男介绍,基地将打造“大学生影视创作孵化中心”,为大学生团队提供从创意孵化、拍摄支持到宣发推广的全链条服务。
未来,导演系学子或许能在这里免费调用专业设备,在唐风古街巷中拍摄历史题材微短剧;编剧团队可与非遗传承人深度交流,挖掘鲜为人知的窑工故事;而后期制作人才,则能将铜官窑的釉彩美学融入数字特效创作。
更令人期待的是影视与文旅的生态融合,大学生创业团队可承接影视衍生品开发。这种“创作、体验、消费”的闭环,将使铜官窑成为国内首个影视文旅深度融合的创业生态区。
全链赋能,构建青春创业理想园
长沙铜官窑的创业蓝图,根植于望城经开区“全链条支持体系”的先进理念。据悉,园区正在构建多层次的扶持网络,从创业种子基金的设立到人才公寓的专项供给,从创业专线大巴的规划到“15分钟创业生活圈”的打造,每一个环节,都为大学生创业者解除后顾之忧。
技能赋能将成为核心竞争力。园区计划联合高校与非遗大师,开设“陶瓷IP设计工作营”“短视频内容创作特训班”等实战课程。未来的创业者将能在陶瓷大师指导下研习釉料配方,在千万粉丝博主课堂中掌握流量密码,在影视制片人工作室学习项目管理。这种“创中学、学中创”的模式,将使铜官窑成为没有围墙的创业大学。
更具创新性的是“商业向善”机制的构建。借鉴“窑火义工旅行计划”精髓,园区正在设计“服务收益反哺公益”的创新模式,青年创业者运营项目的部分收益,可注入社区微更新基金,用于陶瓷主题公共艺术创作。影视团队可通过义务拍摄非遗纪录片回馈社会。这种创业与文化的共生共荣,将书写商业文明的新范式。
当旅居青年在义工旅行中从游客转变为社区共建者,当影视创客在拍摄中深度挖掘文化基因,当文创设计师将唐代纹样转化为时尚符号,这座千年陶都将在青春活力的注入下焕发新生。
“在铜官窑,每位青年都是历史的续写者。”园区商业中心负责人李坤如此诠释发展理念。未来的铜官图书馆或许由义工团队运营,成为传承窑火精神的文化驿站;社区微更新项目中,青年创作的陶瓷壁画将使古老街巷焕发艺术生机;而“世界青年旅居目的地”计划,将吸引全球创意人才在此交流碰撞,使铜官窑成为跨文化对话的国际客厅。
创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